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正文

宝安委员说|林小龙:宝安要勇挑大梁,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

来源:南方plus客户端    时间:2023-02-21 13:14:24

2月14日,深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。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“世界级临空经济带”。作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所在地,宝安应该如何挑起大梁?

2月20日,宝安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开幕。宝安区政协委员、深圳市机场(集团)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林小龙建议,宝安应从体制机制、站城发展、产城协同、平台要素四方面发力,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,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。

南方+ 何俊 拍摄


(资料图)

坐拥四大优势

宝安临空经济区建设正当其时

“临空经济逐渐成了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新型区域经济形态,是当代城市发展的新引擎。”林小龙介绍,据国际民航组织研究,机场旅客吞吐量每增加100万人次,可带动地方GDP增长18.1亿元,直接带动3500人就业。

在林小龙看来,宝安发展临空经济具有四方面优势。

一是枢纽优势。宝安机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“黄金内湾”核心区位,2022年航空客货运排名均居国内前三,其规划为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、年货邮吞吐量450万吨的世界级航空港,集航空、高铁、港口、地铁、高速、普路等多种交通方式,是大湾区独一无二的“六位一体”综合交通枢纽。

二是会展优势。全球最大会展中心紧邻机场枢纽3公里,便利交通有助于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及商务旅客出行,强大的物流仓储和电商极大促进商务合作顺利达成。

三是政策优势。机场及周边片区为前海深港合作区新扩区域,并已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,将释放无限发展潜力。

南方+ 何俊 拍摄

四是腹地优势。深中通道即将开通,中山、江门、阳江等地到宝安机场更为便捷,能为深圳拓展60-120公里的临空腹地。

与此相对的是,宝安临空经济的整体布局和规模化发展与“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”并未完全匹配。全国目前已批准设立1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,深圳、宝安尚未纳入,在临空经济的战略规划、产业发展等方面,宝安亟需做好引导与布局。

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

打造新经济增长极

在林小龙看来,首先要整体统筹协调,高层次建立临空经济管理体制机制。

“受航空限高影响,临空经济区内二次开发存在诸多瓶颈,且近58平方公里位于前海扩区范围内,需市委市政府统筹。”林小龙建议,借鉴上海虹桥国际商务区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、深圳湾超级总部、西丽高铁新城等开发建设与管理运营经验,推动在市层面设立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,统筹推进临空经济发展。

此外,机场内部空间有限、外围区域高度建成受到制约,应探索航空限高地区的更新与整备创新模式,并给予政策支持,因地制宜制订工业区块线、城中村保护范围线的调整优化政策、保障房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等,充分保障与临空经济发展相关的更新项目实施落地。

机场东枢纽建设是宝安临空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一环。林小龙认为,要立足机场东枢纽空铁联运优势,全面加强九围、立新湖、机场东三大总部区的产业体系构建,充分利用市级产业资源。

“要积极导入世界500强企业亚太区域总部、全球知名专业服务业企业、高端商贸企业等功能业态,将空铁枢纽的人流、商务流、信息流等流量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。”林小龙说道。

南方+ 何俊 拍摄

在此基础上,林小龙认为还需要优化综合交通体系,高水平支撑临空重大发展平台要素流动。

一是开展综合交通规划研究,系统优化片区轨道、道路、慢行系统及客货运交通集散方案。

二是依托福洲大道东延及快速化改造,107国道市政化改造、洲石路西延、滨江大道建设、航站四路北延,形成“东进东出、南进南出、北进北出”机场道路集散格局。

三是支持福洲大道东延线建设、福洲大道及与广深高速立交及出入口建设等重大交通设施优化,提升机场与外围地区的道路畅达能力,增强三大总部区之间的内部联系。

【记者】苏国锐

【摄影】何俊

【作者】 苏国锐;何俊
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欧洲医疗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